省级样板支部

微党课大讲堂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省级样板支部 -> 微党课大讲堂 -> 正文

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黄素玲讲党课《用党纪校正思想 用党规规范言行》

发布者:黄素玲   发布日期:2024/06/11 14:00:05


用党纪校正思想  用党规规范言行

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  黄素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组织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督促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为我们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提供了重要遵循。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坚强保证。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关键是让党纪学习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广大党员干部不仅需要在思想上统一,更需要在行动上自觉遵守、时时检视,把明确日常言行的衡量标尺印刻于心,真正用党纪校正思想,用党规规范言行。

一、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马克思指出,“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我们党是用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的力量所在。历史告诉我们,“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一百多年来,正是由于有了建立在高度政治觉悟基础上的铁的纪律,我们党才能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爱戴和拥护,团结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因此,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要让党员干部切身感受到党的严管和厚爱,进一步明确日常言行的衡量“标尺”,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才能真正在新征程广阔天地中放开手脚、大展拳脚,使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得到充分释放。

元史·许衡传》中记载了一篇《许衡不食梨》的故事,故事讲述了许衡在盛夏时和好友同行游玩,中途走得累了,在经过一片梨园时口渴难耐,大家纷纷摘梨解渴,唯有许衡一人不为所动独自端正地坐在树下,安然如常。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吃许衡认为不问自取本就是偷盗行为。朋友说:现在时局混乱,这棵梨树没有主人了何必介意许衡回答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心存戒惧,尤其要慎独,我想这也是校纪委给所有党员人手发一本《清廉日志》的目的所在吧。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当我们心生一些不正当欲望的时候,请多一份“我心有主”的坚守。

二、思想是本,行动是形,本正则形立

我们要自觉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规范言行,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准确理解《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推动党员干部把遵规守纪牢牢刻印在心,让遵规守纪成为党员干部的高度自觉。

唐代柳宗元在《蝜蝂传》中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一种叫蝜蝂的“善负小虫”,它有一个习性,就是特别喜欢背东西,爬行时所到之处,凡是遇到的东西,总是抓取过来背在背上,结果越背越多。它又喜欢往高处攀爬,用尽力气也不肯停下来,最后掉下来摔死。

这则故事到今天依然发人深省。蝜蝂的悲剧,在于他的贪婪。一旦我们守不住道德的底线,被贪婪战胜了理智,就会像“善负小虫”一样,走上一条不归之路。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坚守思想道德底线,不能让各种诱惑冲昏了头脑,要让廉洁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三、筑牢防线,守住底线,不越红线

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对党员干部来说,只有正心明道、怀德自重,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后汉书·杨震传》中记载,东汉时期东莱太守杨震,在经过昌邑时,他早先任荆州刺史时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此时正在昌邑当县令,听说自己的伯乐路经自己地盘便殷勤拜见。到了晚上,王密怀揣十两黄金要送给杨震,权做路途费用。这就有了史书记载的那段对话:

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王密说:暮夜无知者。

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为无知?

结果杨震坚拒不受,王密羞愧离开,从此,杨震便有了“四知先生”的别称。

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是你,是我,我们都能拒绝吗?都会拒绝吗?杨震之所以能做到却金暮夜,是因为能始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现在社会十分复杂,利益关系盘根错节,诱惑考验形形色色。比如利用职权为学生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学生推荐驾校、专升本机构收取返利,师生之间的男女关系,还有最近廉政提醒的通过排拍毕业照、毕业聚餐等谋取私利等行为。看上去离我们很遥远,实则就在我们身边。守住内心,方得理明。我想请各位老师始终牢记自身教书育人使命,要“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做到事事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关爱学生、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其实,说到底,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守住内心、知行合一,在外部世界诸多诱惑面前,方能身不被物役、心不被金迷。然而也不乏一些人,在“月黑风高无人见”的自欺欺人中乱了方寸,在“暮夜无知者”的花言巧语中迷失方向,战胜不了自己的“心魔”。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曾提到,真正的共产党人“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既是律己修身的追求,也应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和教师应有的觉悟。



  文:黄素玲  审核:黄素玲